刘基故里

10 0 2024-04-15
咏刘伯温的七绝诗?刘伯温毓秀青田留史话,朱门筹策一身谋。案头烧饼香千载,把定神机话九州。刘基故里一朝显赫伴龙颜,社稷长安月自还。半世筑天为相宰,青田种福撒江山。刘基长廊长廊倚月比长城,浩瀚红尘万古荣。刘伯温故里和百丈漈是一个地方吗?不是一个地方。百丈漈距刘伯温故里4公里。百丈漈为“V”形深壑巨涧,涧长1200米……

咏刘伯温的七绝诗?

刘伯温

毓秀青田留史话,朱门筹策一身谋。

案头烧饼香千载,把定神机话***。

刘基故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基故里

一朝显赫伴龙颜,社稷长安月自还。

半世筑天为相宰,青田种福撒江山。

刘基故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基长廊

长廊倚月比长城,浩瀚红尘万古荣。

刘伯温故里和百丈漈是一个地方吗?

不是一个地方。百丈漈距刘伯温故里4公里。百丈漈为“V”形深壑巨涧,涧长1200米,落差达353米,形成三折瀑布,俗称头漈、二漈、三漈,因***瀑布高度合计272米,折合鲁班尺100丈盈2米,故名。

刘基故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根据查询温州市旅游局***显示,刘伯温故里景区位于国家级生态县浙江省文成县,总面积4点81平方公里,由刘基庙和百丈漈两大核心景区构成,因此刘伯温故里和百丈祭是一个景区。

刘伯温故居在什么地方?

刘伯温故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文昌路106号。
刘伯温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政治家,他的故居自然成为了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扬州是他的故乡,所以他的故居也位于这里。
扬州市***也对刘伯温故居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并开设了博物馆进行对外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刘伯温的生平和成就。
刘伯温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和政治家,还是一位有着独特见解和学问的思想家。
他的《兵书》、《太微集》、《玄晏子》等著作深受后人学习和研究。
如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

刘伯温的故居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

刘伯温故里景区位于国家级生态县浙江省文成县,总面积4.81平方公里,由刘基庙和百丈漈两大核心景区构成,刘基庙,浙南现存最具研究价值的明代木构建筑群,敕建于明天顺二年,是纪念明朝开国元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刘基(字伯温)的祠庙。

刘伯温故居在山东省菏泽市。
因为历史上刘伯温是山东菏泽人,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刘伯温故居。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刘伯温和他的故居,可以去菏泽市参观,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刘伯温故居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罗合乡因为刘伯温是明朝时期的名将,他在宣州罗合镇居住过,所以他的故居就建在这里。
这个故居是一座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刘伯温的家族和个人生平,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果你对刘伯温感兴趣,不妨前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罗合乡参观他的故居,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气息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刘基为什么叫伯温?

刘基,字:伯温,所以又叫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

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刘基(1311-1375年),浙江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又被称刘诚意。明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也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所以又名刘伯温,有一段故事在里面。相传少年刘基去石门洞读书,初到那里时,见山青水秀,风景如画,便沉醉于山水之间,天天玩耍,荒于学业,无心读书。

教书先生见他这种表现,就拿出《荀子•劝学篇》给刘基,惩罚性地要他读一百遍。

哪知刘基只读一遍,就能背个八九不离十,再读一遍,竟然只字不差。先生叫他再读,刘基就不耐烦了。

教书先生又拿出孔子的教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刘基。刘基知道先生用意,但只是当面诺诺是听,过后还是收不了心,先生很无奈。

学习不够用心的刘基,因一次偶然之遇,受到了教育。有一天,他去溪边玩耍,突然传来棒槌击打之声,便遁声望去,只见溪边堆积着如小山般棉纱,一个年轻女子槌槌洗洗,一刻不停地劳动着。

刘基想,这么多的棉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完呢?这女子怎么不嫌烦?就在他正在思忖时,那女子口中飘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天下没有浣纱女,人间哪有衣暖身。没有百温不厌者,哪有高深学问人,铁杵磨针为至理,问君攻书可专心?·····

刘基听了歌声,心中涟漪顿起,愧疚之感一阵一阵涌来,脸颊不由地红了。他转身一溜小跑,回到学馆书房坐下读书。

从此,刘基再也不荒于学习,常常通宵达旦,勤奋攻书。他十分感激浣纱女的提醒,为警戒鞭策自己,就又给自己取名“百温”,以示自己千读百温之决心。后人尊敬他,又因他封“诚意伯”,就把“百”字改成“伯”,叫他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