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雁门关
雁门关路好走吗?
不太好走
雁门关所在的雁门山属于太行山系,处于山西和河北交界,特别适合自驾。从代县县城到后腰游客中心,有一条被称为“十八拐”的山路,山路紧贴着山崖,下面就是峡谷。有些山路90度大拐弯,有些山路大回环,开起来还是特别***的,到要注意安全,注意对面车辆。
代县怎么去雁门关景区?
从代县出发→沿代县东大街行驶562米→进入003乡道,行驶2.6公里后→进入京昆线行驶1.2公里→进入雁西线,沿此线行驶5.5公里→进入069乡道,7.9公里后→到达雁门关景区。
代县雁门关五一免票吗?
不免门票。而且人多门票实行预约制。一、预约时间
为保证顺利入园,请广大游客朋友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如未预约满当日可订。
二、预约方式
方式一:微信公众号搜索“雁门关旅游服务中心”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实名制预约相应出游日期门票。
山西代县雁门关还有杨家将的后人吗?
《宋史》对杨家着墨不多。杨业、杨延昭(杨业之长子)、杨文广(杨延昭三子)确实存在,其余如穆桂英及杨排风等皆是杜撰出来的,并不存在于《宋史》等史实中。《宋史》记载的杨业七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朗(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其中杨延玉随乃父征战,于陈家谷口一战殉国,其余六子,后皆善终,延朗为崇仪副使,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官名)。正史并无战死、出家、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说。
杨业原是北汉名将,官至建雄军节度使,骁勇善战,国人号为“无敌”。北汉降宋,杨业得到宋太宗赵光义信任,继续戍边防备契丹。他曾在雁门以奇兵数千骑大败契丹,自此令契丹望风而遁,但也受到上级猜忌。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北伐,潘美一路,杨业副之,克云、应、寰、朔四州。曹彬军败绩,潘美、杨业所部护送四州民众内迁。途中遭遇契丹主力,潘美等强令杨业出战。杨业率部血战陈家谷,其子杨延玉战死,杨业为契丹所擒,绝食三日而死。
在杨业的儿子中,以杨延昭最为出色,杨业说:“此儿类我。”杨延昭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颇为忌惮,目为杨六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深入宋境,杨延昭率部突入辽境,击破古城。杨延昭有三子,《宋史》仅载第三位杨将文广之事迹。延昭长子传永,次子德征,名字独见于曾巩《隆平集》。杨延昭的三子杨文广,字仲容,青年时代得到范仲淹的赏识,置于麾下;曾从狄青南征。杨文广在西边防御西夏,而不忘燕云。辽宋争代州地界,杨文广献上阵图及进取幽燕的方略,但不久就去世了。
代县东20公里,有个叫鹿蹄涧村的地方。那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杨忠武祠,也就是杨令公的庙。是当地人的祖庙。
据《代州志》、杨家族谱记载和杨族世代传说,此地本叫联庄。元朝初年,杨业的十三世孙杨友和杨山兄弟二人,率军屯垦于今代县城东。一天,二人外出***,在马峪河看见一只很大的梅花鹿。杨友一箭射中鹿蹄,鹿带箭逃走。二人追至联庄,梅花鹿以头触地,顿时消失不见。杨氏兄弟在鹿没处挖地三尺许,寻得一块怪石,上面现出一只梅花鹿的形象。后来,杨家认为“鹿”就是“禄”,此地必为祥瑞之地,因此便迁到联庄定居,并改村名为"鹿蹄箭",这就是今天的鹿蹄涧村。
这地方我去过,祠堂并不是很大,里面供奉的神像都从杨家将传说设置。全村大部分姓杨,全国杨家将后人都到这里聚会。
现在全国各地杨姓人氏中,都有杨家将的后人,杨家将的后代已经传了40代以上。
山西代县不仅有杨家将的后人,还有杨家将祠堂。每年特定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杨家将后人都会到山西代县的祠堂一起祭拜祖先,场面非常的宏大。不仅如此,杨家将后人还成立了自己的民间协会,经过一千多年的间隔,杨家将后人还能够聚在一起,这是精神与血脉的传承。杨家祠堂是在元朝的时候兴建,当时的杨家将后人们就比较团结。
历史上的杨家将和***中有很大的出入
第一代杨家将是杨业,***中他的名字被改成了杨继业。杨业最初是北汉名将,被北汉军队称为“杨无敌”,北汉被宋朝灭亡后,杨业被派遣守卫代州,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代县。驻守代州期间,杨业多次在雁门关打破契丹军队,他在北宋军中很有威望。这期间杨业多次和潘美搭档,两个人都是抗击辽国的名将。潘美也就是***中的潘仁美,他的历史形象远没有***中那么龌龊,杨业战死沙场不是被潘仁美陷害,而是被王侁陷害。
杨业战死之前,王侁强迫杨业进军,造成杨业战败被包围。王侁此时竟然带着军队撤退,不肯去救援杨业,潘美力劝无果后,也只能下令撤军。绝境下杨业绝食而死。
杨业死后,杨延昭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了一代名将,杨延昭是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他在和辽国的征战中,杨延昭多次击败辽国,立下累累战功。辽国畏惧杨延昭的威名,把他比作了天狼星,因为天狼星在星座中刚好排在第六位,所以辽国人也称杨延昭是杨六郎。
除了杨延昭之外,杨业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做了将领,历史上有零星的记载,只是功劳和名气不如杨延昭。杨延昭去世后,杨文广成为了第三代杨家将的代表人物。***中杨宗保是杨家将的第三代,历史上没有杨宗保的记载,杨文广实际上是杨延昭的三儿子。杨延昭在世的时候,宋朝为了表彰他的功勋,破格录用了他的三个儿子,其中就杨文广。
杨文广带兵的时候,宋朝已经开始和辽国议和。杨文广也就缺乏了带兵征战的机会,范仲淹曾经和杨文广有过交情,非常赞叹杨文广用兵的谋虑,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杨文广活了75岁去世,只打过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由于宋朝和辽国达成了和议,宋朝在岁币政策的影响下有了几十年的安定时期,杨家将从杨文广开始也逐渐的淡出了北宋的历史舞台。
杨家将在后来受到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喜爱,特别是马上定江山的忽必烈,更是对杨业和杨延昭的善战敬佩。忽必烈时期,杨业的第14世后人杨山等人在忽必烈的授意下给杨业和杨延昭建了祠堂,这个祠堂也一直保持至今。现在的山西代县,杨家将的后代分布广泛,并且有家谱作为身份的依据。
我是篱上青,欢迎吐槽,评论,点赞,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