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风景图

10 0 2024-04-24
历史上有哪些风云人物无法叶落归根?我只能想到的人是蒋介石,看过《蒋介石传》,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而他可能知道了什么,在离开之前特意回到浙江奉化溪口的家乡,祭拜了自己的母亲王彩玉,还把家里人都叫上了,让晚辈一直磕头跪拜,儿子蒋经国的老婆是俄国人,没有磕头,只是鞠躬了,为此蒋介石还骂她不懂礼节,其实本来就不……

历史上有哪些风云人物无法叶落归根?

我只能想到的人是蒋介石,看过《蒋介石传》,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而他可能知道了什么,在离开之前特意回到浙江奉化溪口的家乡,祭拜了自己的母亲王彩玉,还把家里人都叫上了,让晚辈一直磕头跪拜,儿子蒋经国的老婆是俄国人,没有磕头,只是鞠躬了,为此蒋介石还骂她不懂礼节,其实本来就不需要动怒,因为俄国人又不懂这些,最主要的还是蒋介石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祭拜了。

确实,他到了台湾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直到自己生病,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不行了,所以就留下了遗言,他对身边的人说:“我死后,将灵柩暂厝慈湖,那儿风景好,很像我们奉化老家。”

就这样蒋介石的灵柩被放在了慈湖,而慈湖就算再像奉化,毕竟不是自己的老家,所以蒋介石吩咐他们不要下葬,以待时机,归葬故乡,因为按照浙江一带的风俗习惯,人死在异乡而又暂时未能归葬老家的话,就先予浮厝方式处理。所谓浮厝方式,是指灵柩离地三寸,在四个角垫高。***用这样的殡葬方式,是为了让子孙能在不破土刨坟的情况下,轻易地迁葬先人。

泰山风景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事实上,蒋介石的灵柩在台湾一放就是四十多年,未来有没有可能归葬故里还是个问题,另外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同样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暂厝于距离慈湖陵寝约2公里外的“头寮宾馆”,现称大溪陵寝。

如果您能想起有哪些风云人物,没有落叶归根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供大家知晓。

【羽评历史,欢迎关注】

泰山风景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蒋介石(1887一1***5),浙江奉化人。于1946年挑起全面内战,49年被迫下野,同年率残部退逃台湾。

1***5年4月5日清明节。一个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日子,气数已尽、病入膏盲的蒋介石未能逃过这一天。

按照中国传统葬俗,蒋要入土安息了。但宋美龄和蒋经国决定暂膺蒋之“灵柩于慈湖,在台湾悬棺待葬。以待来日再奉安于南京紫金山"。

泰山风景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举是为了滿足蒋生前之心愿。慈湖是蒋介石生前选择的一处坟荃地,风景很像故乡奉化溪口镇。生前常去小住,以此感受思多之情、叶落归根之意。

蒋介石死在台湾,暂膺慈湖,可谓"屈尊"。他还能伸吗?若想在天堂里重温昔日旧梦,亦无可能。若是移葬大陆,无论是奉化故地,还是紫金山麓,***有言在先,悉听尊便。

何应钦(1890一1987),原籍江西,生于贵州兴义。

何应钦到台湾后,深居简出,不闻政事。随着年岁增高,思乡怀旧之情与日俱增。春来秋去,己是90多高龄,常独自一人望着墙上的《泥幽风景图》长久出神。这幅画是张大千根据何向他描述贵州老家兴义风景,凭想家画出来的。

何应钦不觉心弛神往,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仿佛觉得己回到了故乡。他时常把家乡人民带来的照片拿出来翻看。那样的熟悉又陌生,冲淡着自己的思乡之苦。

何应钦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渴望见到故乡亲人。年愈高,情愈切。98岁耄耋之年老人常会陷于深深的思乡怀旧之中。

本来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这处位于韩国的埋葬者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坡州敌军墓地”。

“抗美援朝”,为维护当时中国的和平发展,赢得了非常难得的和平期,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当时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兵力达到了240万人,其中有135万人赶赴朝鲜战场,给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个当头棒喝,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严。

但是到2014年,经过反复确认,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抗美援朝烈士达到1***653名。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但是与抗美援朝烈士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更不要说还有达到10843人的失踪人数。

“坡州敌军墓地”是韩国遵循《日内瓦条约》所建立的,安葬“敌军”遗骸的墓地,这里的“敌军”包括“朝鲜和中国士兵”,因此也被称为“朝鲜和中国士兵墓地”。

这太多了,就以历史内涵媲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国来说:杜月笙、张学良、宋美龄、蒋介石、白崇禧等等,这样的历史风云人物,仅罗列名字,都能搞一篇问答出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杜月笙的最终归宿是台湾,当然他是有机会留在大陆的,当时甚至受到了最可爱的周总理的邀请,当然,杜月笙本人虽然心动,但做为叱咤上海滩一辈子的枭雄人物,他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因此,再三考虑,仍然决定远赴香港,但香港又哪里是终点,虽然杜月笙生前非常排斥去台湾,但在他死后,他的第夫人姚玉兰,还是带着他的骨灰以及孟小冬等一大家子人,迁移到了台北。

再说张学良,张学良可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当年去台湾也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被胁迫过去,当时仍然处在被监视居住时期。

等到能够自由活动了,张学良也没能回到大陆,给他的父亲张作霖扫扫墓,虽然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愿望。想想他的父亲还未被妥善安葬,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还是十分让人惋惜的。


再说宋美龄,宋美龄与蒋介石可谓是伉俪情深,傅作义曾言:“蒋介石爱美人不爱江山,”当时蒋经国上海打虎,打到了孔祥熙大儿子孔令侃头上。

当时姑表亲的俩人,年轻气盛,互不相让,眼看局势就无法收拾了,宋美龄一个电话,在北平指挥作战的蒋介石,连夜飞回了南京。

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于宋美龄的感情,决不能“政治婚姻”四个字贬低,但即使是这样,俩人百年后也没能合葬,宋美龄既没有与自己的父母合葬大陆,也没有与蒋介石合葬台湾,而是葬在了美国的纽约。

蒋介石自不必说,万万不可能留在大陆等着被人掘祖坟的,白崇禧就比较偶然了,作为新桂系的代表人物,李宗仁当初劝他千万别去台湾,结果白崇禧一意孤行。

到了台湾也没落着好,最终郁闷客死对岸!其实由于特殊的原因,民国末年这样的人物简直太多了,一抓一大把都不为过!

1. 胡适。

众人对胡适的评价褒贬不一,“精致利己主义”、“考据癖”、“提倡白话文”、“无***主义”、“实验主义”等都是他身上的标签。他学术上无甚大贡献,但对旧中国倒是有一种领导、开创的作用。

胡适与美国有很深的缘分,早年在那儿留学,后来又因种种原因数次赴美,抗战开始后在美国呆了9年,回国后没几年,59岁的胡适再次于1949年流亡美国,又是9年。

而且这九年里,他经济拮据,生活落寞。虽然还是住大使区域,但是公寓破烂不堪,还常有盗贼出没。

他和江冬秀特别喜欢唐德刚这群在纽约留学的年轻人去他家,或者聊天或者打***,也在一定程度上防住了盗贼。他常跟唐德刚等人说:“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些积蓄。”

说这话时候神情很落寞,必然是依自己经验来说的。胡适年轻时候还蛮有钱,但是不懂得积蓄,到晚年流亡美国时几乎已经花光了。

后来1958年,胡适去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直至1962年2月24日心脏病复发逝世。他被葬在了台北南港的旧庄墓园。虽然葬礼极具规模,到场悼念的人也很多,但是他始终没有落叶归根,葬回大陆,葬回老家安徽绩溪。

而绩溪旺川村东的公路旁,却葬着一位为了胡适终生未嫁的才女,农学家——他的表妹曹诚英。两人曾经热恋,却因现实原因不得不分手。

曹诚英终生都爱着这位儒雅温文的表哥,她的遗嘱,就是葬在绩溪的这条公路旁,许是盼望着表哥有朝一日回来,必会经过这里,他们就能重逢。